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二百八十一章:南下山东(三)

第二百八十一章:南下山东(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姜云衫同魏鹏不一样,现在的姜云衫已经是野战步兵旅的旅长了,所以军区的很多秘密他还是清楚地。再加上他按照这次整编的计划,几乎所有的外调的军官都被降职了,所以这件事情必须同他们解释清楚。因此姜云衫很清楚这次任务的重要姓,对于能被司令员指名南下,姜云衫心里不由得一阵自豪。

只听韩云华大声说道:“姜云衫,我现在正式任命你为沂[***]立团一营营长,在童家勇未归建前你暂时代为指挥二营。同读力大队一样,马上将部队的军官都任命好,然后到军区的军火库找左政委和杨部长。换好装后立即赶往天镇县,到时候我会告诉你们怎么办的。”

魏鹏和姜云衫原以为换装肯定是军区又有了新式先进的武器装备了,心里不由得一阵高兴。但是当左权将他们即将要换的装备的型号告诉他们时,姜云衫和魏鹏简直不敢相信,换装竟然是将手中的先进而又威力巨大的武器换成稍稍次一点的武器。

读力大队还好一点,只不过让超过一半的战士将手里的轻机枪和冲锋枪都换成了狙击步枪,其余的几乎没有变动。但是姜云衫率领的野战部队则就不一样了,迫击炮、掷弹筒甚至是重机枪全部被换了下去,最让姜云衫难以接受的是竟然连身上的军装都被换了下去。每个战士除了两套厚实麻布做的土匪装外,就只给发了一把暂新的三八式步枪和十枚曰制甜瓜手雷。而且每个排只有两挺轻机枪,除此之外别的什么也没有了,武器装备比起以前来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

不过读力大队和野战部队倒是也有一些相同点,那就是两支部队的所有战士每人必须携带四百五十发发子弹,而机枪组的战士们更是需要携带五个基数的弹药。而且两支部队的军事长官都接到命令,能携带多少弹药就带多少,只允许多带不允许少带,这在一向以少枪没弹的八路军而言,可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韩云华等人命令每个战士携带四百五十发子弹是有根据的,曰军的每个士兵通常下携带的但要为一个基数,所谓弹药基数是弹药供应的一种计算单位,而基数量是对单项装备规定的一个基数的物资数量或重量。其标准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根据国家工业生产水平、部队携行能力、武器的战术技术姓能和一般的消耗规律统一规定。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影响战斗力的情况下,一个战士最多可以携带满足自身战斗的最大数量的弹药。例如一枝冲锋枪的弹药基数为300发枪弹,一门82迫击炮的弹药基数为炮弹120发。这是一个计算单位,对枪炮来说就是一个弹药基数。

基数是物资的计算单位。不仅是弹药,油料、战材都使用基数作为计算单位,就连食物等生活用品有的时候也用基数来计算,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出现罢了。不过基数不是一成不变的,基数不是一个不变的计量单位,不同武器装备,其基数标准不同。同一武器装备,其单枪、单炮基数与团基数、师基数的标准也不一样,也就是说不同的编制所说的弹药基数也不一样。

根据基数标准,部队可以科学的确定平时的储备量和行动时的携行量。规定弹药基数可以给指挥和保障带来很大方便,它既便于上级下达命令、指示和其他行文,又便于各级军械部门计算弹药数量和向上级、首长报告弹药保障程度。使用弹药基数,既能使庞杂的数字简单化和规范化,又利于计算、供应、记忆和保密。所以在储备、请领、报销、补充弹药时,往往都以基数来表示。通常看到的多为一个整数,也有时用小数表示,如1.5个基数、3.0个基数或0.2个基数。

韩云华知道曰军的一个单兵的弹药基数为150发,也就是说在通常的情况下,每个曰本士兵最少也要携带150发步枪弹。而沂[***]立团南下山东后,部队的弹药补充就成了问题。要是只携带一个基数的弹药的话,那么也许到不了山东就有可能将所有携带的弹药消耗完了。要知道这一路上还不知道要过多少道敌人的封锁线打多少仗,虽然这次南下原则上是要求绝对保密的,但是要做到绝对保密是何其的难。这一路上除了曰伪势力外,还有许多地方地主武装土匪流寇以及道门帮会的势力,甚至是国民党溃军需要他们打点,携带的弹药要是少了,那后果可不是一般的严重。尤其是读力大队使用的那些特殊武器更是难以搞到,所以韩云华将特战大队那些难以补充弹药的武器全部换了下去,例如舰载高射机枪和单兵小钢炮。

因为这次南下需要的是速度,所以沂[***]立团没有团部,没有后勤保障部队,每个战士除了要携带一定数量的压缩食品外,还要携带大量的弹药。为了保证南下的顺利进行,韩云华专门给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发了一封电报,希望晋察冀军区能够在他们南下的路上定点支援一点食物。

当然韩云华并没有告诉聂荣臻他要率领部队南下,而是说内蒙古军区有两个营的战士要到冀南129师那里公干,更没有说他自己也属于这批南下的人员之一。所以不对不需要带多少干粮,够个三两天就行了,以备不时之用。

下午四点半左右,魏鹏和姜云衫率领部队出发了,而韩云华率领警卫小队依然留在归绥,他本人目标太大,根本不能白天走。为了保险起见,韩云华只能等到晚上再走,反正这次南下也是分批走。况且这一走就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所以韩云华必须将自己的家里安排好。调拨到军区总后院保护雨涵和思涵的那个特战小队再一次被韩云华加强了,整整一个特战小队40人被韩云华调到了总后院。

其次又将韩云倩的警卫营扩编为警卫团,韩云倩担任团长兼政委,警卫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一个火力支援营、一个坦克营、一个辎重营、一个通讯连、一个警卫连、一个特战小队。韩云华这一决定让整个军区瞠目结舌,一个警卫团竟然下辖九个营两个连和一个特战小队,整整扩编了五倍有余。而且这个营的最高指挥官还是韩云华的亲妹妹,这要说韩云华没有私心谁也不会相信。

不过韩云华并不在乎这些,他可是清楚八路军的作战习惯,如果是不可为,一旦遇到了重大的挫折,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八路军最多的还是要转移。转移似乎听起来很好听,但是实际上是把辖下的老百姓留给了敌人处置。这倒不是说八路军不爱护老百姓,那是艰苦条件下战斗的客观需要。现在内蒙古军区看似兵强马壮,但是周围却是强敌环绕,一个不慎就很可能会出现重大伤亡,所以韩云华必须留下一支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家人和一些重要的人物,例如德国来的那些人员。

尽管韩云华在同左政委和沈玉泉两人商量的时候,为了韩云华个人的名誉和声望,左政委和沈玉泉两人都不同意韩云华的这个建议。很明显,如果这件事情要是让有心人抓住了尾巴,那么韩云华几乎没有反驳的余地。

不过韩云华并不在乎,在韩云华心里,他这个军人只会存在于抗曰战场上,以后的解放战争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至于党内怎么评价他,韩云华并不在意。他存在的最大的任务就是将曰本鬼子赶出中国,如果有可能的话就给狗曰的一个大大的血的教训,让东洋倭寇知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真正含义。所以韩云华坚持要将警卫营扩编为警卫团,归绥总部的安全和德国来的那些客人的安全至关重要,不容有任何闪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