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封疆大吏 > 第三十八章 下乡(一)

第三十八章 下乡(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到杨柯如此说法,老人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不再说话。老人如此神态,让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弄不清楚是哪里出了问题。

老人的家相对还算宽敞,农村常见的拐角型建筑,朝南的正房是4间土墙建筑的房屋,朝西的一小排长条形石头建筑的房子是三间,看样子应该是老人的儿子一家住的。几人一路走来,只发现老人家是用石头建造而成,其他家的房屋全是土墙建筑,有一两家房顶上甚至还不是盖的瓦片,是牛毛毡和青瓦混在一起的。大串大串的玉米串子悬挂在屋檐下,金光闪闪的。整个屋子充满了西川农村风情的装饰,简洁、朴素,刻上了贫穷的痕迹。但屋子却收拾得很干净,清清爽爽的一点都不邋遢。

一个中年人从厨房取来几个黑se的大海碗,给杨柯几人每人倒上了满满的一碗开水。老人有些自得的介绍,这是他儿子张军,现在是这张家村的队长。

“喝吧,家里穷,没别的招待,开水管够。”老人看着几个年轻人二话不说,纷纷端起碗就往嘴里灌水,笑眯眯的说道。

杨柯放下碗,对老人问道:“老人家,给我们讲讲这村子的地理位置吧,离这边最近的村子在哪里?有多远?”

老人听完,没说话,只是低头静静的裹着叶子烟,过了半晌才叹口气说道,“我们张家村附近就没别的村子,距离最近的曹家冲到我们这里还有五公里的路程呢,曹家冲和我们不是一个公社的。当初啊,打仗的时候,老祖宗们为了避祸,搬迁到这里定居,当时我还是个孩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别的村子越来越富裕,我们这个村子却越来越穷,小伙子们想找个媳妇都困难。你们想在这里办学校,不太现实啊!”老人一边说一边摇头,“整个张家村,适合上学的娃娃就只有七八个,这里面,能上得起学,掏得起学费的家庭,最多只有两三家。别说上学的钱了,这些娃娃连身像样的衣服都置办不起。这村子里啊,除了吃饭不愁之外,都没有闲钱,距离乡镇上太远了,很多东西换不成现钱。都知道娃子上学的重要xing,可咱们这里啊,就算是学校建起来了,也没老师愿意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教书的。”

老人毕竟是当过生产队长的,说话条理很清晰。

杨柯听得出来,这个张家村,似乎就如同他先前的感觉一样,就是被人遗忘的角落。但是,他却清楚,眼前这个村子虽说穷点,但占据的土地很广,翻过好几座山,都看不到别的村落,而那些耕种的土地,应该都是张家村的,可以说这些人家家户户都是“地主”。现在穷是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一旦将路修好,这些村民们占据的土地面积,其他地方的人绝对难以望其项背。以后政策改变,对农民越来越有利的时候,这个村子将摇身一变,富得流油。

在山沟沟里能占据如此大面积耕地和水田的村庄,有些超乎杨柯的想象,以前土改的时候,莫非就没人注意到这个村子?没人关注这么大面积的耕地?如此奇怪的现象,他有些想不通。

“老人家,这些都是后话,可咱们不能不让孩子上学啊,关系着这些孩子的未来,不能因为困难就退缩不是,要不然,等将来这些孩子长大了,继续让他们窝在这山沟里?过这样没钱、讨不起媳妇的ri子?将来啊,学校建起来之后,老师肯定会有的,至于学费交多少,怎么交这些问题,是以后的事。”杨柯对老人说道。

“爷爷爷爷,我要上学。”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从外面跑了进来,听到了杨柯话语的后半段,凑到老人身边,抱着老人的大腿说道。

“去去,出去玩,别在这捣蛋!”张军出声驱赶着前来找爷爷撒娇的儿子。

李小丽从叶祥华手中接过包,从里面掏出一把糖果塞在小孩手上,立刻让这小家伙双目大放jing光,口水立即就流了出来。然后迫不及待的剥开一颗糖塞进嘴里,连谢谢都没来得及说一声。

“好吃不?”李小丽笑着问道。

小男孩忙不迭点头。

看着小孩子仿佛捧着宝贝一般捧着糖果,杨柯能想象出来,除了逢年过节的,这些孩子怕是吃不上这些美味的糖果的。

“不说别人,就您孙子来说,能进学堂学点知识,总比不识字要好吧。”杨柯摸了摸小男孩的头,继续说道:“况且啊,我们正在努力寻求社会上各界人士的爱心捐献,根据您说的这情况,我们考察之后会做出决定的,不一定收学费呢,用粮食代替学费也行的,当然,具体的cao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年轻人,有这好事?”老人有些心动。

杨柯点头,他并没有把话说得太满。因为不管怎么说,这些适龄儿童上学的话,大多数还是要按照标准征收学费的,至于一些比较困难的孩子,可以做出减免或者是用粮食物品等替代学费,这些细节xing的工作需要慢慢来的。

可以交给任教的老师来审核,或者是交给当地的zheng fu、村委会等决定,当然,为了避免发生一些虚报账务的恶xing事件,团委或者教委时不时的下来抽查监督是少不了的。

老人都说了,张家村不缺粮食,那好办,用粮食代替学费嘛。来乡下任教的老师也是要吃饭的,有的会带着家人一起来,自然也是需要粮食的。至于那些单身的老师,随便找一家人搭伙,伙食费也能折抵学费了。

而张家村这种情况,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七八个孩子需要上学,必须得建一所学校。其实,只需要几间教室就可以了。这些孩子以前都没上过学,一个老师就能将这一批孩子直接带到小学毕业,花费很少。等以后再小一些的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再增加一个老师就是了。

当然,像张家村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其他交通好些的地方,完全可以在几个村子的交界处建一所学校,六间教室一间办公室,或者最多再给多起几间房子充当老师的宿舍,派下来几个老师就能将这所学校搞得像模像样的。

交谈中,老人的孙子揣着糖果跑了出去,不知道跑哪里玩去了。

经过老人的介绍,杨柯心中笑翻了天:老人的儿子,也就是张队长的名字叫张军,而老人的孙子,张军的儿子名字叫张兵。这一家子军人情结竟然严重到如此地步。

不大会,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中年女人,体型微胖,腰上系了块半截围裙,手上提了一只兔子,对老人说道:“老叔,给,炖了给客人吃!”

农村的风俗,尤其是张家村这样偏僻的地方,哪家来了客人,其他家多多少少都会拿出些东西来招待,农民的质朴可见一斑。

厨房里走出来一个体型健壮的妇女,是老人的儿媳妇,杨柯几人都叫她小英嫂。小英嫂接过女人手中的兔子:“桂嫂,这就是上次我和你一起去买的那批小兔子吧?都长这么大了?”两个女人交谈中将兔子拎到院子门口,开始拾掇起来。

“小英,这些城里人都是干嘛的?清楚吗?”

“都是当官儿的,好像是要给咱们村子里建学校,听说好像还不用交学费,给点粮食就行。”

“真的?”

“听他们说是这样的。”

“哎呀,这可真好,照我说啊,咱们村子里这些娃,都该送进学堂去,不上学啊,将来就只能窝在这山沟沟里,哪会有什么出息,连媳妇都说不上。看看其他地方的村子,孩子们都上学了,就咱们这里太偏,总落实不了。你都不知道,看着我家那小皮蛋一天到晚上蹿下跳的,我这心中有多急。咱们能这样过下去,没关系,可孩子将来咋办?”

“是啊。”

“诶,对了,小英啊,你收拾着,我得去给其他人说说这事,让他们都拿点东西过来,可得招待好人家,看看这些细皮嫩肉的城里人来咱们这地方,大热天的,路上得吃了多少苦,就为了帮咱们孩子上学。这情,咱们得领。”

桂嫂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走了。

小英看着桂嫂的背影,想起她刚才说的话,默默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