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 672 大纵深突击VS诱敌深入 三 求月票

第 672 大纵深突击VS诱敌深入 三 求月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的身边站着德国人派来的军事顾问曼斯坦因中将,德国国防军中公认的天才参谋,也是鲁登道夫还有马克斯.霍夫曼最理想的接班人,未来的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这是一个身材相当高大的德国人,几乎和常瑞青差不多高,还有一张俊朗的弧形脸,一条一字形的粗眉毛、比较厚实的嘴唇、在欧洲人当中非常普遍的鹰钩鼻子,看上去温文尔雅,如果不穿军装的话,俨然就是一位大学教授。而给常瑞青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当然还是他的姓名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前世历史上德国国防军中最优秀的将领,被同僚们认为是德军中战略天才的人物。在今世虽然因为鲁登道夫和马克斯.霍夫曼这两个一战巨星的存在,显得不是那么璀璨夺目,但仍然成为了“马克斯.霍夫曼计划”的实际制定者。

被派到中国以后,也成了中国国防军统帅常瑞青最信任的顾问(谁让他叫曼斯坦因呢),参与了进攻苏联的“毁灭者计划”的制定。对于同战争相关的事务,他几乎过目不忘;他记得“毁灭者计划”的每一个细节;知道每一个团的具体位置;他的心里记着绵延几千公里的战场全貌。所以他也和常瑞青一样,对东线战场的全局感到迷茫。

攻克伊尔库茨克的消息在两个小时前传到了南京汤山,整个国防部里一片欢腾,所有人都认为远东贝加尔战役的大局已定。只有常瑞青所在的这间并不宽大的预备作战室内的气氛异常压抑。因为现在,这场关系到欧亚大陆命运的赌局的最初几张牌已经摊开了。常瑞青和他的参谋们原先猜测苏联人会在贝加尔湖以西,在萨彦岭以北的伊尔库茨克附近集结重兵同进攻的中**队决战。但是在中**队想象中的伊尔库茨克大会战还没有部署好之前,第一装甲掷弹兵师的一次试探性攻击,居然就赢得了原本以为要付出二十万到三十万人的伤亡才能夺取的重要城市。能够以微小代价赢得伊尔库茨克这样的重要城市当然是好事情,可问题是远东苏军的主力在哪儿呢?根据北方方面军和西伯利亚方面军(新成立,总司令是郭松龄大将)提交的战报,在不到一个月的作战中,两个方面军合计歼灭苏军正规部队(包括边防部队。不包括游击队)约10万人,其中全歼3个步兵师,重创两个集团军。抓获俘虏不到3万。很明显,远东贝加尔地区不是被国防军攻占的,而是苏军主动放弃!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亚西北战场。虽然西北方面军的第18集团军已经攻占了苦盏以西的锡尔达里亚和别卡巴德,还包围了塔什干,但是中亚苏军主力仍然不露面!这样一来,中国国防军对苏联红军打出的两记重拳好像都打到了棉花堆里面,有劲儿使不出。虽然抢到了不少地盘,但却没有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而且随着大军深入原苏联领土,后勤运输和占领区治安这两大问题一下子摆上了台面。

原本在边境地区同苏军开战的时候。国防军的后方就是中国领土,有相对完善的铁路、公路系统支撑后勤,也不用担心后勤补给线的安全。可是深入苏联领土后,情况就一下子严峻起来了。苏军撤退前对铁路和公路来了一番大破坏。中亚占领区的铁路线几乎被拆光。所以的公路桥梁都被炸毁。远东贝加尔地区的情况稍好一些,铁路线还在,不过沿线桥梁却都遭到了破坏,可是那里的公路却因为冰雪解冻变得泥泞不堪。更麻烦的是,苏联红军主力虽然不战而走,但是他们留下的游击队的斗争却非常顽强。特别是在森林茂密的远东贝加尔地区,在那里中**队占领的好像只是铁路、公路沿线的城镇,广阔无垠的大森林还在苏联人手中。游击队的破坏和袭击行动无处不在。搞得中**队的后勤交通线好像成了前敌,相比之下。找不到对手的前线进攻部队倒有点在后方休整的感觉。

“报告,收到德军总参谋部的电报,是给曼斯坦因将军的。”

曼斯坦因的一名副官拿着封电报走了进来,打断了常瑞青是思维。电报是密电,需要曼斯坦因用随身携带的密码本亲自翻译。这样的情况极不寻常,常瑞青微微蹙眉,似乎已经猜到了将要发生的情况。就在曼斯坦因翻译电报的时候,他挥挥手将作战室内的参谋人员全都打发了出去。

不一会儿,曼斯坦因就将一份用英语书写的电报译稿交给了常瑞青,用平静的语气说道:“总理阁下,白色方案的行动日期已经确定,就在三天后,柏林时间1934年4月5日凌晨3点开始。”

白色方案是“马克斯.霍夫曼计划”的一部分,是用来攻占波兰和东普鲁士的。根据最初的计划,应该在4月1日启动,不过由于东线战场的过于顺利,使得德国统帅部一度产生了犹豫,所以行动推迟了5天。

常瑞青也知道东线的进攻并没有引出苏军总预备队,而且连苏军的东线主力都没有了踪影,这对即将开始的西线战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他沉默了下,低声问道:“还是按照原方案行动吗?东线行动似乎没有达成目的。”

“目前还没做出调整的必要。”曼斯坦因道:“而且现在也不能说东线战场没有达成目的,毕竟我们对苏军的调动一无所知。”他顿了顿,思索了下又道:“或许我们已经达成了目标,只是还不知道而已。”

“是么?”常瑞青把曼斯坦因拉到地图台前:“将军,给我说说你对东线的看法。”

“是。”曼斯坦因点点头,拿去指挥棒,指着地图上的费尔干纳盆地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说:“总理阁下,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东线战役仍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虽然贵国占领了许多苏军放弃的土地,但是由于苏军东线主力仍然存在,所以贵国在中亚和东西伯利亚的优势并没有确立起来。而且还存在两个非常大的麻烦,在东西伯利亚,主要的麻烦是苏军游击队,由于东西伯利亚非常辽阔而且交通极为不便,所以你们在短期内无法全部占领,大部分的地盘仍然在苏军控制之中,而这些地盆同西西伯利亚在陆地上是相连的可以源源不断得到来自苏联西部地区的补充。如果想要在短期内对东西伯利亚形成有效控制,你们就必须出动部队对位于东西伯利亚丛林深处的苏军据点进行攻击,同时占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然后沿叶尼塞河布置封锁线,切断东西西伯利亚之间的联络。”

“进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常瑞青看着曼斯坦因问道:“将军,您认为苏联红军肯定会在那里集结重兵同我们决战,是么?”

曼斯坦因不置可否,继续说道:“除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之外,费尔干纳盆地则是东线战场的第二个关键点,那里是中亚最富庶的地区,而且还拥有油田和石油提炼加工工厂,年生产提炼石油能力超过50万吨。如果费尔干纳盆地被你们占领,你们在中亚西北战场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后勤运输线过长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有了那里的石油,你们就可以在中亚投入足够多的装甲部队,胜利也就没有一点悬念了。”

“所以中亚苏军也有必然会同我们打一场费尔干纳会战,对不对?”常瑞青又问。

曼斯坦因摇摇头,说道:“我认为苏联红军没有能力同时进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会战和费尔干纳会战,如果他们真的那么做,恐怕是正中我们的下怀,可惜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并不愚蠢。我想他们会做一道选择题,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会战和费尔干纳会战之中做出选择。”

“会不会是波兰?”

曼斯坦因笑着摇摇头:“不可能,波兰战役没有任何悬念,就我个人的看法,苏军将会放弃波兰,因为那里是无法防守的。平整的像一张桌子,而且三面受敌,又靠近德国本土,远离苏联的工业中心。如果苏联占据优势,波兰倒是进攻德国的最佳根据地,不过现在……他们八成会放弃波兰,将苏德决战的战场摆在第聂伯河沿岸。”说到这里,曼斯坦因顿了下,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我是苏军统帅,一定会这么部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