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南唐,也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小人物,因在南唐不得志,愤而投奔北方,甚至成为宋朝一举灭南唐的最大功臣。这个人就是樊若水。
樊若水也是江南人,父亲是池县某小县的县令。樊若水在李煜当政期间到金陵考进士,但却被涮了下来,他不服气,就开始直接给李煜上疏,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议。但可想而知,那些建议怎么也不会到达正满门心思烧香拜佛的李煜手里,就是到了,也是白搭,廖居素都以身死谏了,结果仍如石沉大海一般。樊若水一气之下,就准备投奔北方的赵匡胤。为了纳上一个好的投名状,他就开始琢磨起如何帮助宋朝军队渡过长江的难题。于是,他先到了离金陵只有八十多公里的军事重地采石矶,假扮和尚,每天到江边转悠,到了晚上,他就把一团丝绳的一端系在南岸,然后驾着船,带着绳子扯到北岸,用这个方法来测量江面的宽狭程度。情况摸清楚以后,他就跑到北方,向赵匡胤建议在采石矶造浮桥渡江。
说实在的,这樊若水的学问水平也的确不乍地。《宋史》为他定性为“学浅”,也就是学问浅薄,还附有一个小故事作为证明。有一次,赵匡胤跟他聊天,询问他名字的来由。樊若水回答说,前唐有一大臣叫倪若水,为人刚直,我因崇拜他,方才取此名。他话一出口,“人皆笑之”。原来唐朝那个大臣叫倪若冰!古代这个“冰”字就是在“水”字的左上角加上一点,看上去的确有些像水,由此可见,这樊若水的读书至少不够仔细认真。但赵匡胤会做人啊,不但没有揭穿他,反而笑着对他说,看来你知道不少古人的事呀,那我给你改个名字,就叫知古吧。于是,樊若水就成了樊知古。
有皇帝的认可,樊若水最终还是被赐及第,并安排其专门负责搜集南唐的军事机密。根据他的建议,宋朝开始在湖南一带的水域中,大量建造用来做浮桥用的船只,并在今安徽怀宁的石牌口举行了一次模拟演习。战斗一开始,几百艘战船顺流而下,迅速抵达了采石矶,船与船之间用铁链和绳索相系。只三天时间,一条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浮桥将宽阔的长江天堑变成了一条通途。宋朝大军一过江,李煜的皇帝日子也就到了头。
其实,林枫推出罗伯特议事规则,推动强国三疏,还有后面的一系列步骤,其最终目的是打造一套发现人才、利用人才的机制,让人适其用,人尽其用,成为国家强盛发展的最有力支撑。
林枫一路想着,不知不觉间就再次回到了郑王府。轻轻推开客房门,林枫发现胡成正坐在书桌边沉思。
“胡大人。”林枫轻声呼唤一声。胡成有些茫然地抬起头,发现了林枫,慌忙起身行礼说道:
“林大人,下官已经完成了超级市场钱财预算。如果加上外面的停车场地的平整费用,全部物料按现行价格折算,累计费用大约需一万两千五百四十贯。”胡成嘴里溜熟地将数字报了上来。
嗯,林枫一盘算,再加上百分之十五的费用,基本上还在可控的范围内,顿时心中大定。
塞了两贯钱给胡成,林枫将千恩万谢的胡成送到了郑王府门口。此时,夕阳斜下,温暖和煦的阳光照射过来,将王府明黄色的墙壁映得分别鲜艳,与墙角处几片斑驳的阴影相映衬,构成了一副分外美丽的夕阳图画。
林枫恋恋不舍地将眼光从墙壁上收回,发现一脸坏笑的李煜、一脸微笑的王沉明与一脸凝重的刘澄三人正站在身后。</dd>